|
2012-01-15 記者 林東良 南市報導
現代女性扮演角色愈來愈多元化,和過去傳統有很大的差別,國內外研究指出,女性憂鬱症、焦慮症約是男性兩倍以上,而女性因有懷孕、生產、月經及更年期的生物性性別差異,再加上社會不同的角色期待壓力或個性心理表現,產生的憂鬱焦慮症比例、類別或症狀比男性多異,需要全家共同來守護。
台南市衛生局說,依五至十%之憂鬱症盛行率推估,大台南至少有近九三五00人正為憂鬱症所苦,而重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又為自殺的危險因子;為防止自殺悲劇之發生,加強社區憂鬱症宣導及提升憂鬱症患者篩檢及診治率與是憂鬱症防治重要的一環。
衛生局統計一百年度自殺未遂個案共一九二四人次,男性為六九七人次,女性為一二三七人次,男:女為一比一點七(全國平均男:女為一比二)。探討女性自殺主要原因:感情及家人間情感因素達六十二點一%,其次為精神疾病(含憂鬱症)佔二十一點八%,再其次為生理疾病及久病不癒者佔四點五%,可見女性較常困擾於感情及家庭問題等。
衛生局舉案例指出,一名四十六歲張女士是位家庭主婦,感覺自己個性很容易煩惱,常為小事生氣,常覺頭痛胸悶,腰酸背痛,到醫院檢查又說沒什麼問題,但就是覺得老是不舒服,且經濟生活及家裡大大小小事情總是讓張太太有受不了的感覺,壓力大時,有時會想傷害自己或是擔心自己失控發瘋。
另名四十一歲陳太太,是位職業婦女,她說:「小孩考試不好,我就生氣,當孩子不聽管教時,更是火冒三丈,當我不舒服、很累時,更怕孩子吵鬧不聽話,而家裡收入又不好,樣樣都要錢,她壓力很大,擔心那一天會控制不住自己,失控傷害自己或小孩。」,這都是來自家庭壓力女性朋友的心聲。
衛生局說,心理因素會影響到身體功能與疾病表現,當承受過多、過重的壓力時,自律神經及內分泌免疫系統,可能會出現機能失調的情形,嚴重的更會產生各種身心疾病。
所以身處壓力中的朋友,要對自己好一點,吃的正常,睡的正常,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這對抗壓及神經系統有幫忙。另外,要多運動,沒時間的話,做些伸展動作也可以,多多深呼吸、練習靜坐下來五分鐘都好,練習放空腦袋,假想自己將心裡頭的垃圾往外拋。
最重要的是要找親朋好友談談,避免壓力積壓過久,就像火山爆發,一發不可收拾。若找不到可談對象,可先求助張老師(一九八0)、生命線(一九九五)或台南市衛生局免費心理諮商服務,(預約電話0六.三三五二九八二)。若是焦慮、憂鬱情形已經嚴重到無法控制,影響生活品質,不要排斥找身心科專業人員談談,尋求進一步診治。希望女性朋友要多愛自己一些,讓生命活得更自在、更快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