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4
如果已經受下背痛所困擾,民眾該怎麼辦比較好?嘉義基督教醫院復健治療科組長洪景晃表示,當民眾出現下背痛的症狀時,建議可以「先冰後熱再按摩」,也就是先冰敷、後熱敷、最後進行按摩的動作,有助於解除疼痛,讓身體恢復至正常的狀態。
洪景晃指出,下背痛處理過程約可分為三階段,也就是急性期階段、亞急性期階段、慢性期階段。在急性期階段,屬於患者發生下背痛後 1 至 3 天,患處會有紅腫、熱痛的情形發生,建議民眾可以先臥床休息一下,然後進行局部冰敷,可減少不舒服的症狀,臥床休息約 1、2 天就好,不建議臥床太久,因為臥床休息太久會造成腰部肌肉收縮無力,以致於影響到恢復的速度。
洪景晃說,在亞急性期階段,屬於患者發生下背痛後,患處腫痛情形已減輕的階段,大約是在於受傷後 2 至 4 天,這時候,民眾可以在不痛的範圍內稍微主動活動,同時進行小範圍的伸展活動;在慢性期階段,屬於患者患處症狀趨於痠痛,這時候可以加入熱敷、按摩等方法改善症狀,同時在不痛範圍內開始做牽拉運動和肌力訓練,以便讓關節角度、柔軟度能夠恢復至正常狀態。
日常生活保健方面,除了盡量不要彎腰搬重物外,建議在工作中搬重物時,應盡量使用推的力量,但應避免用拉的力量;民眾不要長時間坐在辦公桌上,最好每個鐘頭都能夠起來活動約五分鐘;女性穿高跟鞋,鞋跟不要太高;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控制體重在正常狀態下;在工作或活動上,盡量不要用不良的姿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