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22-3-8 23:48
|
|閱讀模式
2022/03/08 20:11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是否曾聽長輩說過「湯滾過就可以放隔夜?」營養師高敏敏提醒,7 - 60°C 危險溫度帶,是細菌快速繁殖的溫度,一旦不慎,恐有食物中毒風險!高敏敏指出,煮一大鍋湯喝不完,認為湯滾過就沒有細菌嗎?
台灣氣溫潮濕又炎熱 、溫差變化大,若存放食物的方式錯誤,小心食物中毒,食物放室温易孳生細菌毒素,建議以 2 小時為限,若室溫 > 32°C 則要縮短爲 1 小時較為保險。天氣會越來越溫暖,要注意食安問題。
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適量準備每一餐」,建議要吃多少煮多少。正確保存熱湯做法為:熱湯煮滾至沸騰後,蓋上鍋蓋,待食物降溫至摸起來溫熱不燙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若能密封或真空保存更佳!
食物存放溫度區
● > 70°C高溫區
大家應該都聽過「食物復熱時一定要完全加熱」,但為什麼不能加熱至可以食用的溫度即可呢?其實就是是因為加熱可以達到殺菌的效果,將食品加熱超過 70°C 較能有效殺菌。
● 7 - 60°C 危險溫度帶
是細菌快速繁殖的溫度,食物長期儲存在此溫度帶,最可能導致細菌毒素滋生,而有食物中毒風險!
● < 7°C 低溫區
< 7°C 的環境能抑制細菌增長,延長食物保存期限,通常細菌性食品中毒,來自於生鮮海產、魚貝類、肉製品、蛋製品、乳製品、盒餐及生菜沙拉、澱粉類製品、低酸性罐頭食品、香腸及火腿等肉類加工品等。
高敏敏提醒,想要預防食物中毒,除了注意溫度,也可以:烹飪前後先洗手、選擇新鮮食材、乾淨水源、生熟食分開處理、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