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3 12:22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時序進入24節氣的「大暑」,為全年氣溫最高時期。不少人不耐戶外的炎熱,只想快快躲進冷氣房,卻忽略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恐造成冷氣病。該如何緩解「冷氣病」?營養師夏子雯建議,冷氣溫度盡量設定在27度左右,勤加補充水分,並多吃清涼消暑的食物。
夏子雯說明,24節氣的大暑,正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期,也常出現午後雷陣雨。在戶外待太久,熱度過高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加速,爆汗會造成水分及電解質流失,容易感到疲倦,這時肯定想24小時待在冷氣房,但長時間待在室內有冷氣空調的地方,也容易有「冷氣病」,像是頭暈頭痛、手腳冰冷循環變差、甚至肌膚搔癢、濕疹等身體不適狀況!
該如何正確吹冷氣,夏子雯有建議:
●正確使用冷氣:可先將冷氣溫度設定在25~27度左右,可定時並搭配風扇加強空氣流通,勿直吹冷風,如果辦公室的風口剛好正對你的頭部,記得可帶帽子或加件有帽子的薄外套,而睡前放置一杯水於房間內,穩定空氣內的溼氣,可減緩早晨不適。
●務必勤勞補充水分: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頻繁進出室內外,身體溫差突然過大會讓調節溫度的機能出問題,暑氣就會蓄積在體內散不出去,在冷氣房要時時喝點溫水,增加發汗的機會,也能提高血液流動速度、防止血液變黏稠,記得喝水要「少量多次、慢慢喝」,若想喝點有風味的水,可以放點檸檬片、薄荷葉,喝淡淡的茶,或可由中醫師調理袪濕的飲品,並減少會讓身體寒濕的含糖飲料
●維持良好運動習慣:藉由運動,可以活絡身體、促進循環,進而增強自我保護力;但剛流完汗時,若立刻進入冷氣房會使毛孔迅速收縮,汗水無法順利排出,熱氣積在體內,引起冷氣病症狀,建議要先用毛巾擦乾身體,待汗水蒸發後再進入,可降低不適機率
●清涼消暑的食物:利用節氣養生的食物,以中醫角度來說,食物屬性偏涼,如瓜類蔬菜(冬瓜湯、絲瓜湯)、綠豆湯、仙草茶、薏仁水等,但脾胃虛寒、體質敏感、易腹瀉的人就不宜過量攝取,可改喝溫補的紅豆水;但不要頻繁吃冰,容易造成身體外熱內寒!
●足量蔬果:植化素能修護肌膚乾癢,礦物質能補充流失的電解質、預防疲勞;益生菌的食物來源,腸道保養好可提升整體防護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