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02 15:10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壓力不分來源,提到壓力,一般人想到的多半是工作負荷、情緒緊繃,或是人際間的煩惱。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提醒,長期睡不好、飲食不均衡、血糖波動、缺乏抗氧化營養素,甚至是腸道菌相失衡、反覆感染或長期接觸環境毒素等,都會造成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這些壓力不一定立即引發疾病,卻會逐漸消耗細胞修復力,加速老化進程,成為健康隱形殺手。
壓力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就不可能不面對壓力。顏佐樺指出, 壓力本身不是壞事,適度的壓力反而有助於身體建立應變能力。例如在感染時,發炎啟動對抗病原的保護性反應。但若這些反應長期無法解除,或身體長期處於過高壓力中,就可能轉化為慢性發炎與持續性損傷。這類發炎反應會進一步干擾自律神經、睡眠與代謝功能,甚至影響情緒調節,讓身體陷入惡性循環。
顏佐樺表示,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人,不僅免疫功能下降,也常伴隨氧化壓力升高與細胞修復遲滯。當壓力荷爾蒙長期偏高,會破壞血糖與代謝平衡,加速老化進程。久而久之,身體就像一台未曾保養的機器,開始從體力、膚況到睡眠品質出現下滑跡象。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關鍵在於是否能及時察覺並適度調節。有意識地停下來非常重要。每天留一些空白時間,靜下來感受身體與情緒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