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16 13:35 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
台灣兒童近視問題嚴重,越早近視,度數增加越快,變成高度近視(>600度)機會變大,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依據 98 年國民健康局對未滿 12 歲兒童的日常生活行為方面之調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假日每天平均看螢幕的時間是非假日的 2.1 倍,看電視和打電腦的時間則分別為 1.9 倍和 3 倍,國建局也製作 30 秒電視廣告,給家長、主要照顧者與兒童,提醒應多到戶外活動,充實「睛」彩的假期!。
調查結果顯示,3 ~ 11 歲兒童在非假日平均每天有 128 分鐘花在看螢幕的活動(包含打電腦含上網或打電動、看電視含錄影帶、VCD、DVD ),假日則增加至 267 分鐘;每日平均看螢幕的時間,在非假日學齡前兒童(3 ~ 6 歲)和學童(7 ~ 11 歲)差異不大,但假日學童就比學齡前兒童多出許多。
在非假日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的時間(123分鐘)比學童(97分鐘)多,但假日學童(214分鐘)則較學齡前兒童(189分鐘)多;至於打電腦的時間,則不論在非假日或是假日,兒童的 88 分鐘和 26 分鐘,都比學齡前兒童的 28 分鐘和 11 分鐘多。避免孩子放假時窩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等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行為,影響孩童的視力,甚而加深近視度數。
近視成因各界尚深入研究中,除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近年亦發現,缺乏戶外活動為危險因子,而增加戶外活動則可能具有保護效果,國民健康局呼籲每天戶外活動超過 2 ~ 3 小時,可能減緩兒童近視的發生和惡化。為避免肥胖與缺乏運動,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 2 歲以下幼兒避免觀看螢幕,而大於 2 歲之幼兒每日也不要超過 1 ~ 2 小時,國民健康局認為此建議或亦可減少近距離用眼,對兒童有多方面的好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