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08|回復: 0

[kk036971 娛樂區帖] 傳統工藝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1-12-31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魯凱族的工藝,以日常用品為主,如陶壺、木碗、匏瓢、皮囊和編籃等。

編織

在沒有彈簧床的時代,月桃編織的月桃蓆,是家裡必備的日用品。月桃蓆有冬暖夏涼的作用,也是魯凱族人一項獨特的手工藝品。除了月桃蓆,月桃還能編織細緻的籃子,嬰兒的搖籃、針線盒等。


▲ 長者用月桃編織成細緻的籃子或月桃蓆

雕刻藝術

過去雕刻技術是頭目家族的專利,平民是沒有資格雕刻的,也不能買賣或互相讓予,頭目家族會在家屋前擺置豎立著刻有祖先像的雕刻品,誇示其家族權勢地位。雖然在文化和習俗上,魯凱族和排灣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仔細觀察比較,還可發現魯凱族的獨特之處。例如,魯凱族的木雕像大部分是裸體的,風格很特別,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魯凱族的作品。


豎立在魯凱家屋前庭院內的木雕大型立柱上,刻畫著人頭紋

木雕

傳統的工藝木雕及木刻,則為魯凱男子見長,所雕之圖樣,以人物、百步蛇圖案、間雜線條簡單的幾何圖形,是項相當有特色的傳統工藝。據傳魯凱族是百步蛇的後裔,因此百步蛇圖騰對魯凱族人而言,是一種祖靈的象徵,在許多雕刻作品中常見到百步蛇圖騰。一般來講,雕刻常運用在大型立柱、簷桁、橫樑、壁板以及日常用品上,如木匙、木凳、連杯、梳子、木枕、木盾、刀把、石桌等這些器物,刻畫著反覆的蛇紋、人頭紋、鹿紋和人像紋,以及一些複合變化紋。大體上魯凱族人的雕刻仍以平面為主,立體木偶的雕刻製品比較少。

石雕

石雕藝術在台灣原住民中,以南部魯凱、排灣族群最為擅長,素有「藝術民族」之稱。在南台灣溫煦的氣候中,生活無憂無慮之下,加上南端修長的海岸線,混合山居及海居,增添生活經驗,在這樣的環境裡,豐富了想像力及創造能力,加上天賦的才能,藝術乃得以自由發展。除此之外,封建制度也是促成藝術發展的原因之一。

石雕在魯凱、排灣是一種傳統的工藝,雕刻匠師們守著古老的規則和傳統的題材,有時可以說是完全為了模仿祖先的作品,他們雕刻的動機,不外下面四種:

1.是為了要以雕刻品來表示貴族的徽號。
2..是為了記載部落或貴族值得紀念的事情。
3.是為了紀念英明的袓先,表彰他們的功績,或想把自己的形像,留傳給後裔作紀念,所以雕了人像,放置在屋內或庭院中,這一類袓先人像,在魯凱、排灣的雕刻中佔最大的數量。
4.是在器物上雕以各種紋飾,希望能曾加它的魔術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7-13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