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13
上班族林小姐,長期感到肩頸痠痛,跑去國術館推拿、做SPA,愈做愈痛,到嘉義醫院復健科就診,醫師楊景堯安排X光、肌電圖等檢查,確定她得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針對她的痛點做局部電療、超音波治療,並建議調整辦公室桌椅的高度,才緩解痠痛。
楊醫師說,20到80歲都可能罹患肌筋膜疼痛症,人體肌肉因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會妨礙血液暢流,並引起許多疼痛物質的堆積而引起持續性的肌痛點及牽引痛;此外,如長期姿勢不良、骨骼發育不平衡,用力不均等都可能加重或引起肌筋膜疼痛症。
楊醫師強調,台灣的病患有疼痛的問題往往先去國術館求治,而不是找專業醫師治療,民俗療法雖然有暫時性的效果,但往往不易持久,幾周後症狀又會復發;不過要診斷出是否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須由專業醫師根據詳細病史的問診、仔細的理學檢查、肌痛點的存在來加以認定。
楊醫師指出,專業復健科醫師有許多治療的方法,除了藥物治療外,也有冰熱敷、電療及超音波等治療等,也會針對病患的姿勢及生活習慣作完整的矯正並指導病患做伸展的運動,通常病患若能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果還有一些頑固的痛點,醫師也可以為患者做痛點注射治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