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NG新勢力綜合論壇 返回首頁

newmissile的個人空間 https://www.ng173.com/?24692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分享一下蘇門答臘的咖啡情況

熱度 1已有 770 次閱讀2011-11-15 22:19 |個人分類:新聞| 咖啡, 阿拉, 印尼, 大海

在蘇門答臘的著名咖啡產區有GAYO山區(也就是亞齊產區),Lintong(林東產區)和Sidikalang(西地加朗)。

GAYO山區的豆子現在是整個蘇門答臘地區最優質的,多以老樹種種植,海拔高,在1500-2500之間。這個產區就是位於當年大海嘯的發生地ACEH(音︰阿宅),海嘯過後希望出口咖啡可以幫到那裡的人民一點吧。對於GAYO產區的咖啡,印尼和國際上的標準的稱謂有Gayo Arabica,Gayo Mandheling,Lake Tawar和Takengon Mandheling,如果你到當地的種植戶那裡說要曼特寧,他們是不明白的,要說阿拉比卡才行,實際上曼特寧只是國際上的統稱,那個關於曼特寧的誤會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因為這裡一直堅持用老樹種種植,所以品質維持了很高的品質,PWN現在只在這裡采集產品。但是提醒大家不要獨身前往亞齊,這裡前幾年在鬧獨立,雖然現在平靜了,治安比以前好,但是還是需要有當地人帶領才可去,那裡經常有外國游客被綁架的事情發生,很多印尼當地人也不敢獨自前往



林東產區位於蘇門答臘著名旅游區LAKE TOBA(多巴湖)的旁邊,那裡的海拔1400-1800,樹種為Jember、Garundang Typica、Ateng,曾幾何時林東的咖啡大名鼎鼎,但是由於現在那裡的咖啡農為了促進咖啡的采收期和產量加入了新的樹種,使得咖啡的品質有所下降,所以現在一些印尼的知名咖啡出口商,紛紛轉至亞齊的GAYO區購貨了。因為早些年間GAYO的咖啡是不準出口的,現在政府已經開禁,故此大家可以品嘗到品質和口感一流的咖啡了。呵呵,這也算印尼政府對咖啡事業的一點幫助吧﹗林東產區大家就可放心前往了,順便还可以游览一下多巴湖的美景。


至於Sidikalang(西地加朗)的咖啡在本地也很出名,但是大多是供應本國市場,出口的不多。在這裡就不累述了。

這次的咖啡之行到訪了幾個在蘇門答臘首府-棉蘭(MEDAN)的著名咖啡出口商。第一家當然就是我的供貨商PAWANI,我現在是他們第一個國內的授權經銷商,呵呵,PAWANI從建立至今已有56年歷史,創始人杜德拔老先生和兩個同伴創立了PAWANI,名字含義是長長久久的意思。PAWANI是第一間把印尼的阿拉比卡咖啡賣到海外的印尼公司,這也算是華人對咖啡界的一個貢獻吧。PAWANI的主要客戶來自美國,日本,台灣。希望我的努力也能讓更多的國內曼特寧愛好者品嘗到這間著名咖啡公司的產品。

現任PWN的掌門-杜維志先生(創始人的兒子)和另外兩位元老陳老板,杜老板繼續發揚老杜先生的創辦宗旨,品質第一,所以長期以來沒有擴大公司的規模,所有產品從產地到包裝層層嚴格把關,讓消費者拿到最好的產品。PWN現在所有的產品均來自GAYO山脈,以前是從林東區,但是陳老板說現在林東的品質下降,沒有以前好了,所以他們就換了產區。由於國內的朋友更喜歡小包裝,所以我也特別要求PWN給我的豆子全部做成30公斤裝的,而且他們現在用的全部是麻袋包裝,以前的草席包裝已經不用了。

關於黃金曼特寧(Golden Mandheling)的問題,在網絡上有些說法不太標準。我從PWN考証之後得到︰黃金曼特寧的名稱由於在國內和台灣地區沒有注冊,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叫,所以大家要自己甄別了,但在印尼只有PWN注冊了Golden Mandheling的名稱,而且這次我拜訪的幾家出名的咖啡出口商証實他們沒有生產黃曼,因為黃曼的處理方式和一般的曼特寧處理有很大的區別。GAYO的曼特寧使用半日晒,林東的是半水洗,雖然黃曼的處理也是半水洗,但是和林東一般的處理方式還是不一樣。黃曼的處理方式很複雜和繁瑣,第一步是靠人力在咖啡園內采摘當季最優秀的櫻桃。第二,由專門的師傅進行水洗處理,有特殊的處理方式。然後再馬上送到工廠進行篩選,人工篩選要經過5次,最後才包裝出口。所有程序都靠的是純人工,加上特殊的處理方式,才造就了珍貴的黃曼,難怪價格不菲了。黃曼和一般曼特寧的區別在於,黃曼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會呈現出金黃色,普曼就不會,不信的朋友把G1放上5年,看看有沒有這種變化,呵呵﹗口感方面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

路過

雞蛋

鮮花
1

握手

雷人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3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