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2 15:58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今(2025)年7月至今已有1068人因熱傷害急診就醫,國健署特別提醒,即使待在家中,若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又缺乏水分補充,也可能引發「室內熱傷害」。
根據衛福部「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資料,今年7月單月就有683人因熱傷害就醫,8月截至21日再增加385人,累計逾千人因酷暑送醫,顯示高溫威脅不容忽視。國健署呼籲,民眾務必牢記防範熱傷害的「涼、補、心」三字訣。
國健署說,保持環境「涼」爽是首要原則,冷氣建議設定在26至27度,並搭配電風扇加強降溫;若不開冷氣,也要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悶熱與日曬。同時要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
若長輩不愛白開水,可以加入檸檬片增添風味,或透過每日三蔬二果補足水分,有飲水或鹽分限制者,則需依醫囑調整。家屬也應隨時留「心」長輩狀況,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溫並補水,必要時盡速送醫。
國健署強調,老人、小孩、慢性病患及戶外工作者都屬於熱傷害的高危險群,其中長者因汗腺功能退化,加上慢性病或藥物影響,體溫調節能力下降,更需格外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