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1 19:32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我們常以為發炎只是紅腫熱痛,但其實慢性發炎是很多文明病的根源,例如:糖尿病、憂鬱、失眠、肥胖、免疫失調,甚至是常見的慢性疼痛症候群,都是長期體內低度發炎的結果;且經詳細確認生活作息後,發現以下潛在促炎因子:
●長期熬夜、睡眠不規律:常常半夜兩三點才睡,第二天精神渙散。
●幾乎不運動:因為身體容易疲倦,幾乎都坐著唸書,身體肌肉量明顯不足。
●情緒壓力大:怕考不好、怕未來沒方向,長期處於壓力荷爾蒙高漲狀態。
●喝手搖飲、吃加工食品:早餐常吃三明治配紅茶,晚餐為了省時間吃泡麵或速食。
劉博仁說,以上因子都會讓身體免疫系統、荷爾蒙系統、神經系統紊亂,導致容易產生疼痛、疲憊與身心失調等症狀。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高糖、油炸、加工食品、紅肉、精緻澱粉,均會誘發體內發炎因子上升。
另,久坐、缺乏運動、空氣污染(PM2.5)、抽菸、長期壓力與失眠,也被證實會讓身體不斷發炎,進而影響神經系統,造成腦霧、疼痛敏感、自律神經失調,這就是慢性纖維肌痛症最常見的症狀來源之一。
減發炎:調理 3 策略
●營養干預:補充Omega-3脂肪酸、薑黃素、維生素D3、鎂、抗氧化劑等,幫助降低發炎;調整腸道菌相,用益生菌與膳食纖維改善腸漏、減少內毒素進入血中。
●飲食建議:減少加工食品、甜食、紅肉;多吃蔬果、魚類、橄欖油、地瓜、糙米等天然抗發炎食物。
●生活調整:每天規律作息,晚上11點前就寢;一週至少3次溫和運動,如散步、伸展、超慢跑;學習正念、冥想、呼吸放鬆技巧,每天給自己10分鐘放空。 |
|